19年前,一部古裝典型無厘頭港片喜劇電影《鐘無艷》橫空出世,由杜琪峰和韋家輝執導,劇情簡單卻不失意味。
電影講述了一事無成、不學無術的齊宣王(梅艷芳 飾)在野外迷路,遇見了山頭寨主鐘無艷(鄭秀文 飾)。
兩個人陰差陽錯共同拔下了一把鎮壓狐貍精(張柏芝 飾)的寶劍,由此結識彼此。
因為命中注定的姻緣,鐘無艷愛上了齊宣王,但齊宣王卻在看到鐘無艷臉上一塊丑陋的印記后出爾反爾,背棄婚約。
而小狐貍精化身為人,可男可女,它愛上了鐘無艷,幻化成俊男乞求與鐘無艷雙宿雙飛,卻無奈鐘無艷對齊宣王愛的死心塌地。
于是狐貍精又搖身一變成了美人夏迎春,勾引齊宣王來讓鐘無艷看清齊宣王的「渣」。
進了齊王宮后,因為有一身本領保家衛國,鐘無艷坐上了東宮娘娘的位置,夏迎春也靠著撒嬌上位成了西宮娘娘。
昏庸的齊宣王,平日里只知道與美人夏迎春尋歡作樂,每當大難臨頭才慌忙求助于鐘無艷。
于是「有事鐘無艷,無事夏迎春」這句話也因此一直被作為「渣男語錄」流傳至今。
電影在當時可以說是搭配了最強卡司,由鄭秀文、梅艷芳、張柏芝這三位當時的頂流領銜主演。
在演員設置上也非常有意思,梅艷芳女扮男裝飾演花心渣男齊宣公和齊宣公的曾曾曾曾曾祖父,卻不帶絲毫女氣。
雖說梅艷芳女扮男裝并不稀奇,畢竟民間公認梅艷芳跟林青霞兩大女神,那都是女扮男裝英氣逼人的佼佼者。
梅艷芳的男裝造型一直都俊美可人、玉樹臨風,比如《新仙鶴神針》大俠造型的白云飛。
還有《金枝玉葉2》以反串出名的明星方艷梅,以及《逃學威龍3之龍過雞年》浪蕩子造型的富婆,梅艷芳作為浪蕩子的小胡子男裝造型,都帥而不痞、油而不膩。
但不同的是,在《鐘無艷》中的梅艷芳,卻演了個荒淫無度、色迷心竅的「昏君」廢柴齊宣王。
完全摒棄了她以往反串男裝的英氣形象與氣質,展現的完全是她從沒亮過相的另一副「嘴臉」,色瞇瞇的小眼神,油嘴滑舌的腔調,極盡搞笑之事。
除此之外,梅艷芳還同時分飾齊宣王的曾曾曾曾曾祖父——齊國開國君主齊桓公。
以一個「見習神仙」身份現身,無論是一副白髮長髯的造型,還是話語間夾雜著的大智若愚,都讓這個「好心辦壞事」的老長輩顯得憨態可掬。
雖然阿梅分飾的兩角都是男人,但片中還出現了她演的齊宣王假扮「北宮娘娘」的爆笑造型,驚喜亮相。
女神反串男人,男人又假扮丑女——如此設定,也上演了一場從未有過的「錯亂」和「有趣」。
特別是當他分飾的這兩個角色打了個照面時,更是笑料百出。
齊宣王假扮成北宮娘娘想逃出宮時,齊桓公現身在毫無氣節的曾曾曾曾曾孫面前,嚴厲地給了他一個大大地教訓。
此刻梅艷芳的兩種狀態——「老態的正義感」和「昏庸的無賴感」,竟然無縫拼接了起來!
鄭秀文飾演的鐘無艷,因為被施「愛情咒」時美時丑,又在兩個極度反差的身份——女將軍+皇后,在兩個角色之間游刃有余的切換。
導演不但把鐘無艷從山寨女俠打造成戎裝上陣、花木蘭式的女將軍,甚至還兼具了東宮娘娘的雍容華貴之氣度。
因曾被狐貍精施下「愛情咒」——只要她真心愛著齊宣王,就會永遠擁有這塊紅色印記,只有不再愛齊宣王,她的一張干凈俏面才會顯露出來。
為了在成親當晚能變漂亮,與齊宣王洞房,不惜賭上了下輩子做個死都不會瘦的肥婆,才換得一夜春宵。
可在第二天清晨,那塊紅印依然「如期而至」,齊宣王還是對她罵道: 「妳這個丑女,妳永遠不會懂這世間俊男美女的愛情」!
但她卻始終不離不棄,代表齊國參加六國比賽,跑步跑不動了,只要齊宣王在旁邊說一句 「為了我,為了我啊」,她就重新鼓起勁兒沖刺。
直到鐘無艷為齊桓公外出打仗,在十二道急詔中歸宮、盔甲未卸,迎來的卻是齊宣王求她原諒自己將她當賭債賣掉的事實,她才終于心灰意冷。
是啊,她拼了命去為他收拾爛攤子,可她一走,齊宣王就把夏迎春從天牢放出,找來其余六國國君。
他打麻將、打撲克取樂,輸掉了國庫所有財產和十八座城池六個洲,甚至連自己夫人都輸掉了。
她絕情的問:「丞相,我要休了王上,有什麼手續?」
當她轉身的那一刻,她臉上的紅斑消失的無影無蹤,對齊宣王的愛亦如是。
丞相回答:「有三種。第一種,怒沖沖。第二種,恨綿綿。第三種,淡淡然。」
鐘無艷回答說:「我選第三種。我請在座各位見證,我鐘無艷與妳齊宣王失婚,從此以后,男婚女嫁,各不相干。」
三種方式,她勇敢選擇了最決絕的一種。
可以說鄭秀文將鐘無艷對齊宣王從命中注定的宿命感、與夏迎春「搶男人」,被齊宣王求助時的撒嬌,再到對齊宣王「淡淡然」的絕對失望,都演得可愛又灑脫。
張柏芝雖然在當時資歷最淺,但她的角色也最討喜,作為一只修煉千年、靈氣逼人的狐貍精,更是在這部電影里以十幾種形象出現。
初次亮相時,她以修煉了三千年的男狐貍精出場,因為深愛鐘無艷卻得不到,給她施下了「愛情咒」。
接著又因為愛而不得、由愛生恨,隨即變身妖媚的女狐貍精,去魅惑天生好色的齊宣王,只為毀了鐘無艷的終身姻緣。
為阻止夏迎春毀了齊宣王和鐘無艷命中注定的好姻緣,齊桓公出手對付夏迎春,卻屢戰屢敗,可屢敗屢戰。
直到齊桓公差點炸死自己的關頭,竟是小狐貍出手相救,此時作為一個狐貍精眼神里所流露出的良知,那種糾結的心態都被張柏芝演繹的淋漓盡致。
在之后的女狐貍精被鐘無艷一拳打死后,又幻化成16歲未成年小宮女,以夏迎春之名正式妖艷出場,并成為齊宣王青睞有加的紅顏禍水——西宮娘娘。
再後來,她又跟入宮后的鐘無艷在權利與愛情的角逐中,隨意切換自己狂野浪子和活潑美少年的造型,欲以不同造型來誘惑鐘無艷。
本片性別錯亂的笑點,大部分都由張柏芝演的狐貍精夏迎春擔當了。
變男變女切換自如——她扮起男人走幾步的身影,不但是笑點擔當,還英氣十足;一旦搖身變成「奸妃」,又媚力無限,妖氣叢生。
雖說在各個版本的《鐘無艷》中夏迎春都是奸妃,但張柏芝版的夏迎春竟然還「奸」出了幾分可愛。
這部「三個女人一台戲」的電影,并不像傳統意義上的吵吵鬧鬧,實則各有特色。
梅艷芳的齊宣王從扮相到演出,不帶絲毫的女氣,將「渣」這一本性演繹到了骨子里,卻又難得的不讓人生厭。
鄭秀文飾演的鐘無艷,無論是作為山大王的豪爽,還是作為東宮之主,無論是面對心上人的矜持嬌羞,還是傷心時的沉默流淚,她都情緒準確,演技自然。
張柏芝既扮男又扮女,從作為男性被鐘無艷拒絕的傷心,到面對鐘無艷的無奈,再到看到齊宣王,渾身透露著楚楚可憐的嬌弱。
情緒多變卻又靈動自然,一個眼神就能夠自然過渡人物的內心情感。
如今,十幾年過去了,梅姑早已逝去,鄭秀文已經漸漸淡出我們的視野,張柏芝也已青春不再。
而今重溫,依舊讓人唏噓無限。
電影中本身所透露出的愛情悲劇的內核,直到今天在現代婚戀觀中也不過時。
當對齊宣王失望失婚后的鐘無艷,問小狐貍「愛是什麼?」
小狐貍說: 「愛是為心上人無條件付出,犧牲,一心只想讓她得到快樂、幸福」。
但鐘無艷說: 「錯,愛是霸占,摧毀,還有破壞」,這同時指的是小狐貍和齊宣王給她帶來的感受。
「為了得到對方不擇手段,不惜讓對方傷心,」這是對小狐貍愛的方式的解讀。
「必要的時候一拍兩散,玉石俱焚。」這是指她最后對齊宣王的做法。
其實無論是鐘無艷,還是齊宣王,亦或是小狐貍,她們都不懂愛。
鐘無艷對愛的解讀完全來源于這一段不幸的愛情經歷,她以為愛是一味地付出,是和念書、練武一樣,只要努力,就可以打動人心,求得所求。
齊宣王認為愛就是美色,所以說鐘無艷 「像妳這樣的丑女永遠也不懂得俊男美女的愛情!」
小狐貍口口聲聲說愛是讓自己喜歡的人快樂,而結果到了付諸行動的時候,卻讓愛變成了一種不擇手段、算盡心機的占有。
她以為自己最愛鐘無艷,但卻一次一次傷害了她。
為了不讓她和齊宣王在一起,她毀了鐘無艷的容貌,搶了她的夫君,把她丟在井里差點把她淹死。
一次又一次的陷害她,終于把她逼到心如死灰,這種愛的方式無異于南轅北轍。
其實,真正的愛情是什麼?誰也沒有答案。
狐貍精對鐘無艷下咒,讓她一動愛念就變丑,而世間又有多少人為了愛情,無所不用其極,直至動刀動槍,一發不可收拾。
流傳日本民間已久的「道成寺鐘」傳說中,女子清姬為了追回失去的愛人,變成了蛇,最后將藏身于寺廟大鐘里的愛人纏死。
不得不說日本人早已明白,絕望的愛會將女人變成怪物的道理,鐘無艷只要還愛著齊襄王,她就會變丑,這是一個咒,也是對女人的一個諷刺。
讓妳不得不相信:只有 適度的、相互對等的愛,才會滋潤身心。
而那種孤注一擲的、需要一方傾盡所有的、一往無前的熱烈的愛,到最后只會換得自己一身傷病。
就像鐘無艷從一開始,就如同戀愛中患有圣母病的人一般,一味的包容甚至是縱容齊宣王。
齊宣王不學無術、昏庸無道,她文武雙全、十項全能,但她卻說命運安排讓她五歲讀書,十幾歲帶兵打仗,原來都是為了彌補齊宣王沒學的。
齊宣王看到紅斑出爾反爾,大罵她「丑女人」,她卻堅持不離不棄。
齊宣王轉頭娶另一個女人當王妃,她說是他被迷惑的。
洞房完第二天早上,齊宣王用最惡毒的語言罵她。
她不是在天牢,就是在去往被關天牢的路上。
但一打仗,她就馬上挺身而出,臨走還含著淚說: 「我怕我回不來了,再看妳一眼。」
他卻趁著她打仗,放出狐貍精,打麻將輸掉十八城池輸掉她,她硬是沒舍得打一下。
夫人不禁想,這到底需要多大的犧牲精神,才能做到這一步。
「妳怎麼能用我當賭注」,應該是壓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其實,齊宣王自始至終愛的都是美麗的臉。
當他愛鐘無艷的時候,都是鐘無艷臉上的紅斑消失的時候。
他說他愛死「美人」了,但是當「美人」死了,他也并沒有很悲傷,馬上又抱著夏迎春尋歡作樂。
他軟弱無能,廢柴一個,他自始至終都需要靠女人保護。
作為一國之君,在面臨國難時,他的第一個想法居然是扮成「北宮娘娘」出逃。
面臨敵人,他也可以堂而皇之、大言不慚的說出「日后消滅齊宣王」的話。
妳說,這樣的男人到底有什麼好?他有什麼值得愛的?他怎麼值得鐘無艷拼了命的為他保衛國家?
以前看的時候總是對鐘無艷恨鐵不成鋼,可如今放眼現實,這樣的鐘無艷,其實現實中又何嘗不是一抓一大把呢。
如果愛有十分,他們就將十分都給了別人,不留一分給自己。
她們明知道自己不過如同一個「備胎」,卻心甘情愿的守在身邊,只為了那一份偶然間才有的疼愛,心甘情愿愛的卑微。
她們以為能憑借自己的能力,能夠改變一個墮落的男人,能讓他變得優秀。
寄希望于浪子回頭金不換,然而結局卻大都凄涼。
豆瓣上有人說:「永遠不要試圖去改變一個甘于墮落的人,他只會把妳也拽進泥潭。」其實又何嘗不是這個道理呢?
渣男就是渣男,不喜歡就是不喜歡,改不了就是改不了。
生活不是電影,沒有編劇會為了考慮觀眾心情而強行搞個浪子回頭的大團圓結局。
如果他總喜歡為別人撐傘,妳又何苦非為他等在雨中呢。